時間:2017-02-05 19:53:39
撲熱息痛(對乙酰氨基酚),作為使用最廣泛也最讓人感到親切的解熱鎮痛藥,無論感冒發燒,還是頭痛關節痛,都可用它來幫忙緩解。但如果使用不當,它可能嚴重損害你的健康。
撲熱息痛又稱對乙酰氨基酚,由于是非處方藥,長期以來在止痛、消炎、退燒等領域一直受到廣泛使用,并被認為是安全可靠的良藥。據專家介紹,國內大多數感冒藥都含有撲熱息痛,比如白加黑、泰諾、止痛片等。
孕婦服用可致兒童多動癥
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2月24日報道,最近一個國際性科研團隊研究發現,撲熱息痛這種止痛藥會將孩子患兒童多動癥的風險增加約1/3。
美國加州大學專家研究發現,根據丹麥1996年到2002年間超過6.4萬名嬰兒和孕婦們的資料,超過半數在懷孕期間服用過撲熱息痛,也導致她們的孩子患多動癥的風險增加了37%。這些孩子中29%的人可能面臨需要服藥控制多動癥的風險,而另外13%的孩子,到7歲時可能會表現出類似多動癥的行為。
研究人員指出,撲熱息痛在女性的子宮內會發揮類似荷爾蒙干擾物的作用,影響胎兒正常的大腦發育。數據顯示,孕婦服用這種止痛藥的時間越長,風險越大;若孕婦服用這種止痛藥超過半年,對孩子的危害會更高——多動癥患病風險提高100%、需藥物治療可能性增加50%。
因此孕婦在止痛劑用藥方面應當引起注意,按照英國國民醫療系統(NHS)的建議,孕婦如果必須服用撲熱息痛,只宜短期服用,并采用最低劑量。
另外,過往的研究一經發現,孕婦在孕期長期使用撲熱息痛,會傷害未出生胎兒的生殖器官發育。
撲熱息痛雖是使用最廣泛、也最讓人感到親切的解熱鎮痛藥,無論感冒發燒,還是頭痛關節痛,都可以用它幫助緩解癥狀,因而深受患者信賴。但事實上,其藥效發揮作用的機制至今科學界還沒有準確定論,不僅是孕婦,常人如果用藥不當也很容易增加疾病風險。
過量服用易致肝損傷
此外,撲熱息痛一直是藥源性肝損傷的常見原因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(FDA)曾公布數據,在美國與撲熱息痛相關的肝損傷病例中,由于過量服用含此成分的處方藥導致的,就占了一半。其中不少病例,最終造成多人肝移植甚至死亡的悲劇。因此,FDA要求制藥商對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產品進行限制,每片或一個膠囊的撲熱息痛含量不得超過325毫克。
目前,國內的撲熱息痛建議使用的規格是每次300-600毫克。通常來說,如果在吃藥的24小時內喝過酒的話,對肝的損傷就會更大。如果一個人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含有撲熱息痛的藥物,例如同時使用兩種感冒藥,或吃退燒藥的同時又吃止痛藥,就很容易導致過量、中毒。
兒童使用不當增加患哮喘病風險
撲熱息痛使用不當,不僅會對成年人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,兒童也不例外。如果一名兒童服用撲熱息痛,五年以后,其患呼吸性疾病——哮喘病的風險會增加20%到25%。如果經常服用撲熱息痛,兒童患哮喘的幾率會增加三倍。
關鍵詞:撲熱息痛,兒童多動癥,感冒
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:(皖)-非經營性-2019-0004 |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皖)字第00706號 | 經營許可證編號:皖ICP備18005611號-7
皖公網安備34019202000476號 |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:(皖)-非經營性-2019-0004
特別聲明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 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
本站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
Copyright? 2000-2017 www.993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